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自旋为2的粒子像个双头的箭头:只要把它转过半圈,它看起来便一样。
类似地,把更高自旋的粒子转了整圈的更小的部分后,它看起来便一样。
所有这一切都是这样的直截了当,但惊人的事实是,把有些粒子转过一圈后,它仍然显得不同:你必须使其转两整圈!
这样的粒子就说具有12的自旋。
宇宙间所有已知的粒子可以分成两组:自旋为12的粒子,它们组成宇宙中的物质;自旋为0、1和2的粒子,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它们在物质粒子之间产生力。
物质粒子服从所谓的泡利不相容原理。
这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在1925年发现的,他因此而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奖。
他是个原型的理论物理学家,有人这样说,他的存在甚至会使同一城市里的实验出毛病!
泡利不相容原理是说,两个类似的粒子不能存在于相同的态中,也就是说,在不确定性原理给出的限制下,它们不能同时具有相同的位置和速度。
不相容原理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解释了为何物质粒子,在自旋为O、1和2的粒子产生的力的影响下,不会坍缩成密度非常高的状态的原因:如果物质粒子几乎处在相同的位置,则它们必须有不同的速度,这意味着它们不会长时间存在于相同的位置。
如果世界在没有不相容原理的情形下创生,夸克将不会形成分离的轮廓分明的质子和中子,进而这些也不可能和电子形成分离的轮廓分明的原子。
它们全部都会坍缩形成大致均匀的稠密的“汤”
。
直到保罗·狄拉克在1928年提出一个理论,人们才对电子和其他自旋12的粒子有了正确的理解。
狄拉克后来被选为剑桥的卢卡斯数学教授(牛顿曾经担任这一教席,目前我担任这一职务)。
狄拉克理论是第一种既和量子力学又和狭义相对论相一致的理论。
它在数学上解释了为何电子具有12的自旋,也即为什么将其转一整圈不能、而转两整圈才能使它显得一样。
它还预言了电子必须有它的配偶——反电子或正电子。
1932年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狄拉克的理论,他因此获得了1933年的诺贝尔奖。
现在我们知道,任何粒子都有会和它相湮灭的反粒子。
(对于携带力的粒子,反粒子即为其自身)。
也可能存在由反粒子构成的整个反世界和反人。
然而,如果你遇到了反自身,注意不要握手!
否则,你们两人都会在一个巨大的闪光中消失殆尽。
为何我们周围的粒子比反粒子多得多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我将会在本章的后部分回到这问题上来。
在量子力学中,所有物质粒子之间的力或相互作用都认为是由自旋为整数0、1或2的粒子携带。
所发生的是,物质粒子——譬如电子或夸克——发出携带力的粒子。
这个发射引起的反弹,改变了物质粒子的速度。
携带力的粒子然后和另一个物质粒子碰撞并且被吸收。
这碰撞改变了第二个粒子的速度,正如同这两个物质粒子之间存在过一个力。
携带力的粒子不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这是它们的一个重要的性质。
这表明它们能被交换的数目不受限制,这样它们就可以引起很强的力。
然而,如果携带力的粒子具有很大的质量,则在大距离上产生和交换它们就会很困难。
这样,它们所携带的力只能是短程的。
蓝薇,B省省长千金。叶扬,A市市长公子,代号X军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长。两人以奇怪的方式相遇,相知,最后相爱。某日,某女问某男说首长,别人都说你是快枪手?某男舔了舔自己的嘴唇,然后邪恶地笑着,直接把某女扑倒,说此枪非彼枪,快枪慢枪,试试就知道。...
简介冷少,我不甜,别吻我。冷少,我有毒,别碰我。她巧笑嫣然,清纯的面具下,却带着致命的毒。他是帝国集团的修罗总裁,口头禅,滚!莫小语,你想滚去哪?你就是滚到天涯海角,我也要你滚回来!还有,那个谁谁谁,你挡抱了,立即滚出你妈的肚子!某萌宝依言滚了出来,昂首挺胸,豪气宣言,我姓莫!不姓冷!某男冷冷一笑,没事,我今晚就让你妈再怀一个姓冷的!...
无尽凡尘,万古诸神并立,太古万族雄起,上古宗门昌盛,人神本一界。而近代却武道凋零,界位分割。当万古神魔复苏,太古万族崛起,上古宗门显现之时,看李默然如何战灭一切,成就至强神位。指点山河,山河破碎。拳动九霄,天地轰鸣。神印法诀,镇压万里。一声令,诸神应,一声喝,八荒震动。读者作者交流群号413872433...
被老妈逼着揣上户口本去相亲,没想到前男友带着未婚妻给她发结婚请柬,还嘲讽她是嫁不出去的老女人。某女大怒,晃了晃手里的户口本,对着某帅气的求婚对象说道走,去扯结婚证!从此,她成为他的溺宠甜妻,为此也得罪了各路女人,栽赃,陷害,抹黑,某男见招拆招,出手绝不手下留情。他宠她宠到骨子里,疼她疼到最深处某男眯眼笑得腹黑,小白兔啊,还是乖乖等着被我...
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远古年代,比炎黄更遥远的祖先,大地苍茫,血气满天。 这是一段属于人族的悲惨岁月,比厉鬼更凶残的百族,烈火焚城,战血纷纷。 这是一团沉睡亿载的强者之魂,比阳光更炽烈的热血,战尽八荒,血染九天。 在这里,人族只相信自己,不求仙,不拜神,不礼佛,因为他们都是敌人! (人皇书友群246558156,欢迎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