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的探亲吗?但杨锦初刚走,沈珣突兀又离京,自然是谣言四起,喧沸于天。
孙传庭坐镇内阁,无动于衷,致力于推行政务,任由谣言满天飞,朝野沸沸。
过了十二月,大雪飘飘,冰天雪地之下,京城依旧热闹非凡。
汪乔年从内阁回到大理寺,正拍打着雪,管家就忽然跑过来,急吼吼的道:“老爷老爷,出事了,太老爷没了!”
汪乔年脸色大变,转身急声道:“胡说!两个月前还好好的,怎么就没了!”
管家瞥了眼里面,拉他出来,低声道:“家里的信还没到,但外面都说是给您气的,有人去给太老爷说,说说……说您是破坏祖法的元凶之一,是本朝九大佞臣第四,太老爷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了!”
汪乔年身形一晃,差点倒地。
管家连忙扶着,急声道:“老爷,快点回去吧,消息已经传过来了,外面都说太老爷是您活活气死的,宗祠家老已经在商讨,准备拿您回去问罪了啊!”
汪乔年哪里顾得上其他,推开管家,不顾风雪,急匆匆的向家里跑去。
汪乔年父亲是万历二十一年的进士,当年因为‘国本之争’被罢,但清名尤盛,也是一代文坛大家,朝野备受尊崇,因为汪乔年的关系,没少被追赠。
现在他‘被儿子活活气死’,这等忤逆不赦的大罪,没多久就从浙江严州府传到南直隶,而后传到京城。
一时间,京城哗然,汪乔年刚刚回到府邸,一封封弹劾奏本已经出现在孙传庭的案头。
孙传庭紧急召集众阁老商议,拿着十几封弹劾奏本,面沉如水。
孙承宗罕见的也过来,看过这些奏本,沉吟不语。
靖王,傅昌宗,周应秋等就更难说话了,不说事情真假如何,单说现在群情汹涌,汪乔年想要再留下是万万不能了。
汪乔年不同于沈珣,他是内阁阁臣,相对独立的大理寺卿,他要是一走,不说大理寺的改革会出问题,对内阁的影响就非常可怕,无异于断掉了孙传庭一只臂膀!
如果那些人乘势追击,舆论熊熊如烈火燃烧纸下,可能孙传庭也要担起责任,灰溜溜走人。
孙传庭要是倒了,整个内阁都会垮,最终后果就是朱栩十多年苦心孤诣的‘景正新政’毁于一旦,一切又回头了。
“你们怎么看?”孙传庭道。
大厅内安静无声,压抑沉寂。
孙承宗抬头去看,在座的诸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眉头不禁动了下。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上任之初,孙传庭就表达了想要更换内阁的想法,这个内阁的诸人,几乎全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孙承宗不得不开口,道:“杨锦初,沈珣的事情,我来做,我会写信,严厉斥责他们的兄长与恩师。”
众人眉头顿时一抬,面色微松。
要是论资历,讲辈分,这位孙阁老那在大明是首屈一指,谁能不给几分面子,他要是居高临下的斥责,怕是没几人有胆子反驳。
如此一来,沈珣,杨锦初的事情倒是可以解决,剩下就是汪乔年了。
所谓汪父被汪乔年活活气死自然是假话,汪乔年是有名的孝子,从未听闻汪父反对‘新政’,逼迫汪乔年辞官。
但在这个风尖浪口,自然无法去分辨这些,还得另寻他路,必须保住汪乔年,不能让他在这种情况下狼狈辞官。
为人子,‘孝’之一个字能杀死多少人,按照规制,汪乔年得辞官回乡,守孝三年,这不走也得走。
傅昌宗等对视一眼,能说什么?
孙传庭看着众人,眉头同样深深锁着。汪乔年要是去了,对他来说会是重大的打击,后面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送他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