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虽然死伤近万,但大部分属于炮灰,也就是强行征来的民夫。
这些民夫很惨,本来好端端在家种地,莫名其妙就被拉来运输辎重。搞运输也就不说了,攻城的时候还得做炮灰,不去攻城就会被督战队给砍死。
李自成在流窜时打仗,情况也差不多。
《明史》说李自成的战术是“三堵墙”,但实际情况是“五重阵地”。最前方全是裹挟来的流民,第二道、第三道军阵是步兵,第四道军阵是马队,第五道军阵是骁骑。
明显是一种违反军事常识的战法,前面的流民要是溃了,岂不要冲垮步兵大阵?
然而,实际影响不大。
因为步兵早就习惯了流民溃散,从心理和士气上不会跟着溃。流民也不会往回溃逃,因为他们知道李自成的兵要杀人,密密麻麻的枪阵谁敢冲?崩溃时都是朝着两边逃散。
用流民大阵消耗官兵的体力,等流民溃散了,再让步兵杀上去,骁骑和马队趁机绕向侧翼。
如果流民真把己方步兵冲溃,李自成就会带着骁骑和马队立即开溜。
反正,流民是消耗品,张献忠的民夫也是消耗品。
张献忠的十万大军,攻城半个月,只死伤千余人,全是被万人敌炸死炸伤的。
夜间,石永恩无法入睡。
他是徐颖派到湖北的细作,投奔亲戚做了染坊学徒——真亲戚,真学徒。
三个月前,石永恩跟着亲戚出城,到城郊给亲戚的老母亲祝寿。正好遇到强征民夫,他稀里糊涂就被抓走,一路卖命给张献忠运送辎重。
十万大军,二十万民夫,混在民夫里的细作,绝对不止石永恩一个。
由于石永恩相对健壮,还被编入攻城营,前后两次参与攻城。他每次攻城都怂得很,躲在云梯的防箭木板后面,不顾督战队的呵斥,磨磨蹭蹭才去爬梯子,然后迅速溃逃。逃回去一半,遇到督战队,又立马冲向城墙。
这样做的民夫很多,只要不彻底溃散,督战队也懒得管。反正也没打算让民夫攻上城楼,能消耗守城物资便行了。
即便如此,石永恩的手臂也被热油烫伤,部分伤口已经开始化脓了。
石永恩并不怨恨徐颖,把他送到张献忠的地盘当细作。因为石永恩全家已经分田,兄长得到特殊安排,直接被提拔为县衙吏员,如今已经做到了工科科长。还有姐姐,嫁给一个知县做续弦,今后肯定能过好日子。
要是自己也能活着回去就好了。
“曹叔,睡了没?”石永恩低声问道。
曹叔是个四十多岁的农民,唉声叹气道:“哪睡得着?明天再攻城,怕是要死在城下。”
民夫没法逃,被分成好几股,特别安排在大营靠中央的位置,四面八方全是张献忠的正规军。
石永恩说道:“今晚估计要打仗,傍晚时分就在做准备了。要是当兵的都去攻城,咱们就趁机逃走,多喊上一些民夫,乱子闹大了肯定抓不过来。”
“这……被抓到了要杀头的!”曹叔惊恐道。
石永恩问道:“今晚不逃,明天攻城也是死,怎样死了更划算?”
曹叔回答:“都不划算。”
石永恩说道:“逃走还有活命的机会,继续攻城必死无疑。你选哪个?”
曹叔认真思考,咬牙点头:“那就逃!”
“逃跑时带上我。”旁边一个叫曾阿阳的攻城营炮灰突然出声。
“好,一起逃,越多人越好。”
石永恩又悄悄往外爬,爬出几步低声说:“老李,你怕死不?再去攻城必死无疑……”
……
广济守城主将叫王徽,原是浏阳县地主家的傻儿子。
书香门第不好好读书,连秀才都没考上,从小撵鸡追狗瞎胡闹。少年时开始耍刀弄棒,还把家里的驴子当马儿骑,说是要练习骑射本事。
几年前,江西贼寇越界劫掠。
王徽在知县冯祖望的带领下,募集乡勇进行拼死抵抗,他亲手阵斩贼首“飞上天”。
接着大同军杀来,好雄壮的军威,王徽立即带着乡勇降了。
家里的田产被分走无所谓,王徽乐颠颠的被征为农兵。由于表现优异,而且有过实战经验,赵瀚第三次扩军的时候,王徽不但被编入大同正兵,而且直接担任哨长职务。
在洞庭湖一系列战斗时,王徽接连立下大功。
而且,他还识字,能写会算,越级提拔为营长。江淮战役时,再次立功升迁,火速提拔为团长。
还是因为识字,并且能写会算,打仗不但悍勇,还惯能用脑子,王徽以团长身份,被选为广济县守城主将。
事实上,除了王徽自身的原因,他之所以提拔如此快,也是赵瀚在刻意偏向外省籍士兵。江西籍军官太多了,不管是否承认,肯定存在拉帮结派的现象。
必须偏向其他省份一些,但又不能做得太明显,否则会寒了江西将士的心。
夜间。
王徽照常巡视城墙,安抚慰问士卒,然后下意识的朝城外看去。
他知道张献忠在挖地道,千里镜早就看见了。各个方向,一共十多条地道,每天都在从洞口运土出来。
只要细心观察,张献忠隐藏得再好也能发现。
用地道运送火药炸塌城墙,并非太平天国发明的。明末就有了,官兵用过这种计策,张献忠用过,李自成也用过。
如此战法,对南京、北京这种坚城很难奏效,因为地基打得太坚固、太深了。
硬要强行爆破的话,需要海量火药才行。
就拿南京来说,太平天国炸开南京,火药不知用了多少,反正是“大量”。后来湘军炸开南京城,中国这边说用了6000个麻袋的火药,《纽约时报》说用了30吨火药——数据有点离谱,但也侧面反映,用几口棺材装火药炸不开南京城。
王徽坐在城楼上,目送勇士们悬索出城。
有人握着铁钎插于地面,有人抡起大锤猛砸铁钎,还有人用竹筒罩地面侧耳倾听声响。
每天晚上都会这么干,比对着敌军挖地道的位置,在城下各处用铁钎打入土中试探。
“当!”
不知敲击多久,又是一锤子抡下,某处的铁钎迅速下坠,已然插进了敌军的地道中。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