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模样,抢了行李去拜佛求经。”
“两只猴子斗得天昏地暗,上天入地,各路神仙辨不出真假,诸山菩萨分不清是非,照妖镜没反应,紧箍咒也失灵,唯有谛听指路奔灵山求佛祖,方才窥破真相,水落石出,六耳死,悟空赢,此回终。”
“疑云密布,大惑不解,怎么想也想不通:六耳猕猴在干嘛呢?”
“沙僧去花果山找悟空,此时沙僧还不知道是假猴王,见六耳猕猴正在诵念通关文牒,不由厉声高叫:师兄,师父的关文你念他怎的?”
“悟空呵呵冷笑道:贤弟,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为不上西方,也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碟文,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瞻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原来这六耳猕猴是想替了唐僧自取真经。这觉悟,佩服!六耳猕猴不愧是西游记中逼格最高的妖怪,思想境界深不可测,不求长命百岁,只愿万代传名。”
“不过,他为什么要留唐僧活口呢?”
“六耳猕猴完全可以把唐僧一棍敲死,捎带着吃两块肉,弄个长生不老,再去拜佛求经不是更爽嘛?最关键的是,唐僧一死,就没了人证,拔根猴毛变个假唐僧出来,自己是悟空,悟能和悟净没有火眼金睛,识不破真假,一只完美的取经队伍就此诞生了。”
“真悟空知不知道这事儿不重要。不知道,他就可以去取经万代传名了,知道了也好歹吃了唐僧肉混个长生不老,打不过就跑呗!这笔帐,怎么算怎么合适。一个能力如此出众的妖怪,不可能想不明白。”
“可六耳猕猴非不这么干。他留活口、存人证,等着唐僧告状。去哪不好,非去花果山!担心别人找不到他,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假的,眼巴巴等着真悟空过来对质。”
“汪谦你先记着,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六耳猕猴为什么要留唐僧活口?理由何在?”
“接下来,更诡异的事发生了。两只猴子模样相同,武器一般,照妖镜照不出真身,紧箍咒各喊饶命,生死簿上‘更无个假行者之名’,正待返回阳间折辩,地藏王菩萨道:等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假。”
“地藏王是个菩萨,谛听相当于是他的助理,谛听伏在地下,一霎间,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赢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顾鉴善恶,察听贤愚……这一段的意思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助理伏在地上听了好半天,最后却是来了一句责任重大,他不敢擅长分辨这两猴的真假,只能让佛祖分。”
“原著里原话是: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
“于是地藏王对猴子说: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如来佛祖那里,方得明白。”
“两个猴子一起嚷道:说的是!说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辩去!”
“太诡异了,六耳猕猴这是在干嘛?”
“如果说找神仙,访菩萨以求真假,可以解释成侧面反映六耳猕猴实力超群,胆大妄为;但是找西天佛祖折辩,就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了!这已经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而是要命不要命的问题了!”
“佛祖如来是《西游记》中最强的两个BOSS之一,虽然无法确认一定可以折辩出真假,但是几率至少在九成以上。一旦折辩成功,以孙悟空的暴脾气,和佛祖的实力,诈骗分子六耳猕猴必死无疑。所以,六耳此去自投罗网、九死一生,哪个正常的妖怪会这么干呢,想不通!”
“而且,如果‘谛听’所言属实,佛祖折辩成功的几率,不是九成,而是十拿十稳。那么六耳此去,将十死无生,更想不通!”
“明知前方身先死,万代传名尽是空。即便这样,六耳仍然义无反顾地去了!”
“去了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六耳本相败露,被如来佛祖扣在一个钵下,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也就是世上再也没有六耳猕猴这个品种了。”
“六耳猕猴血溅当场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被识出是假冒的之后,连一句辩驳的话都没有说。至少应该来几句:我熟读了碟文,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入东土之类的话让如来佛祖听听,我也是想帮您老传经的,虽然不是主力队伍,但有个候补怎么也不能算错吧?不至于判死刑被斩立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