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意义上的要塞乃是防御设施,为扼守险要之地所建设,拥有多重防御体系,充足的自持能力和兵力——此即为要塞。所谓的移动要塞,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相容于传统的要塞定义。毕竟这是一种明显以进攻为意图设计、制造出来的大型设施。从用途和设定的战术上来说,所谓移动要塞更类似航空母舰,是一种移动的前进基地。只不过这条航母块头大的惊人,还有着通常航母所没有的厚重装甲及大口径重炮,以这些属性上来讲,移动要塞最接近的,其实应该是旧日本帝国海军“伊势”号、“日向”号那样的航空战列舰。
既拥有作为前进基地的机能,骨子里却是大舰巨炮主义的老一套,这才是移动要塞这种非鹿非马的怪物的真实面貌。
另一个世界的历史里,航空战列舰的战争经历和结局可不怎么好,两条伊势级航空战列舰除了向日本本土输送物资的“北号”作战以外,完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绩,最后还被米鬼堵在吴港大本营里,连带着金刚四傻仅存的榛名号在内的联合舰队最后一点骨血一道被炸沉了。战后除了苏联红海军的“载机巡洋舰”之外,再也没有谁玩过这种四不像的怪物。追根溯源,所谓航空战列舰到底要用来干什么就是一个没人说得清的问题,哪怕是毛子那三级8艘载机巡洋舰,其定位也是用来驱逐北约反潜机,掩护红海军庞大的核潜艇舰队(库兹涅佐夫级也不例外,其定位依旧是担负防空、反潜、反舰任务的航空巡洋舰,红海军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是未建成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出海作战。而火力、防空、装甲防护不如战列舰、舰载机性能、搭载数量、回收能力连护航航母都不如的“航空战列舰”到底在对手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战场上能派上什么用场,只怕连始作俑者IJN自己都说不清楚。最终落得个昙花一现的下场,只能说在设计阶段就已经注定了这般结局。
说到底,想在有限的吨位、预算内制造出一种“干什么都行的万能武器”,本身就是事倍功半的妄想。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这种一头是刀,一头是叉的“万金油”式武器最终必然落得个折戟沉沙的结局。伊势级航空战列舰名义上虽然拥有战列舰火炮的同时又拥有了舰载飞机,但是飞机起飞后无法通过飞行甲板回收,其效能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其飞行甲板前高大的上层建筑与烟囱的排烟严重影响飞机起飞作业,而且战舰火炮的运作也受到限制。被公认为失败之作。同样的案例还可以借鉴一下F-35战斗机。哪怕是不差钱且掌握核心科技的美帝,其雄心勃勃的“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最后搞成“肥电”那个鬼样子,除了军火商和国会山元老院一贯的猫腻,其“一种战斗机包打天下”的设计理念也是祸根。其它更不用说了。
可如果是这个拥有魔法之力的威尔特世界,“要塞飞上天”这种事不是空想而是现实的话,一切又另当别论了。
连战舰都能飞上天,只要解决输出和内部空间分配上的问题,哪怕是块超大的板砖在天上飞,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现象。技术早已存在,当技术发展到突破那几个节点之后,性能的飞跃性提升自然水到渠成。以移动要塞这种“给浮游要塞加装推进装置航行”,说到底不过是放大了的大舰巨炮主义,远谈不上是战术变革,但其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冲击确实不容小觑。
更不要说——
“居然是雷电术式?”
侦测结果让坎普中将颇为意外,有那么一会儿还认为是不是机械故障,或是执勤的观测部门工作时间饮酒,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才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防卫军的炮弹装药是TNT,即使遇到明火也只会缓慢燃烧而不会像苦味酸、硝化棉一点就炸,正常情况下只有雷管引信才能起爆,故而被称为“安全炸药”。以防卫军军工生产体系的严格质量管控,绝不可能出现不同型号、不同批次、不同口径的炮弹引信都出现问题的情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在某种外力的干涉下,引信提前起爆了。
这个外力就是雷电术式。
“高压雷击促使引信早爆吗?这下可有点麻烦了,如果雷击术式遍及整座要塞,粒子炮也会因为电磁场的干扰导致粒子束弹道扭曲或是散射,根本无法对要塞形成有效打击。”
“可他们是怎么实现那种输出的?”
副官不解的问到:
“以他们的技术水平,怎么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即使是防卫军自己的移动要塞,在防护、机动、火力三大性能指标之间尚且不得不做出妥协,通过牺牲部分指标达成整体性能的均衡。查理曼却搞出这么一个能打能扛,像是MT一样的东西。这简直匪夷所思。
除非——
“恐怕那个要塞的表层防护相当脆弱,内部全挖空了用来填充天晶吧。”
坎普中将冷笑了一下,一旦被看穿,强大如移动要塞,也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或许这只纸老虎还有咬人的功能,但你火焰喷射器在手时,又有什么值得恐惧的呢?
“雷神之锤发射准备!通知上方的舰队回避!”
“敌军要塞发生高能量反应,这是……是战略级攻击术式!”
“什么?!”
战术情报管制官只来得及发出一声轻呼,灾厄便降临了。
“术式运行良好,玛那填充,到达临界值。”
主炮炮术军官转身报告,凛然端坐指挥席的沃邦元帅微微点头,白发老人空洞的眼神凝视着画面中耀武扬威的军舰,又望向另一个界面里不断悦动的雷光,一股仿佛要烧毁一切的怒火在空洞的眼瞳里攒动。
“发射。”
年老的雄浑音调在要塞最深处回荡,身穿长袍的高位魔法师们一道吟唱出最后的术式段落,早已蓄势代发的青白光球绽放出前所未见的强烈光芒,下一刻消失在天空的彼端。
透过光学术式转播的现场画面在神鹰之城的指挥室里投下耀眼光芒,不光照亮了洋溢着查理曼王家风格的奢华装饰空间,也照亮了沃邦背后的三具棺材——其中有两具已经合上。
神鹰之城的主炮“神鹰之喙”是一门1200㎜口径的球形闪电炮,炮口内铺设有12块专用于启动战略级攻击术式的超大尺寸天晶,一经启动,互相叠加、干涉的12组大型雷电术式会在炮室内制造出球形闪电,再经由电磁轨道向指定目标发射。所以这门超级大炮本质上也是一门电磁炮。
经由术式干涉形成的球形闪电主要成份是高温等离子体,其质量非常轻,经由电磁轨道加速后初速高达秒速5公里,尽管没什么质量,附带的动能杀伤效果也非常轻微。但其本来就不是依靠动能来达成破坏效果的武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