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军机决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前后强征了不下五六十万军队,几乎已到扫地为兵的程度,如果再募兵,恐怕就会造反了。

    窦轨也道:“独孤相国说得不错,现在种田人中,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已经不多,上次隋军攻打关中,朝廷在京城中临时征了六万青壮,本来说好隋军退兵后就放他们还民,结果并没有放他们,使朝廷信誉遭受很大的打击,我担心如果再强行募兵,关中民众就会大量向关北和河东逃亡,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李世民站起身,对李渊施一礼道:“启禀父皇,窦相国和独孤相国说得确实有道理,不过现实摆在这里,如果不募兵,那只能以十万军队保护关陇,尽管有点两难,但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决定,到底是募兵还是不募兵?”

    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李建成叹了口气道:“如果实在要募兵,那只能在巴蜀招募,让他们明白,从军是为了保卫他们家园,同时保证他们不离开巴蜀,我想少则三五万,多则七八万军队,应该可以募到。”

    柴绍也接口道:“陛下,臣也赞成太子的意见。”

    李渊缓缓看了一圈众人,见大家都没有反对意见,便点了点头道:“既然都不反对,那就这么决定了,调七万大军走汉中紧急援助荆襄,另外在巴蜀再招募八万军队,把募兵人数分解到各郡,各郡必须完成募兵数量,否则太守就地罢免。”

    下面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由谁率军援助荆襄,这时,所有的眼睛都向李世民望去,但李建成却认为不妥,应该是由李孝恭为主将,派一名副将去援助,如果是李世民去,又会出现两强并列的局面,指挥上会出问题。

    李建成便沉声建议道:“父皇,儿臣推荐礼部尚书杨恭仁率军去援救荆襄,杨尚书文武全才,用兵极有谋略,让他协助荆王,儿臣认为最为合适。”

    萧瑀也笑道:“陛下,臣赞成太子的提议,杨尚书当年参与灭杨玄感之乱,以数千军击溃贼众数万人,早在凉州为太守时,率领官兵平定河西走廊上的马匪,威名远扬,让他为荆王副将,我认为比较合适。”

    李渊却有想法,他当然知道杨恭仁文武全才,但他的兄弟杨师道可是隋朝的相国,有传闻说他的妹妹就是杨元庆侧妃,让他当副将,李渊并不是很放心。

    不过他也明白李建成的心思,让世民带军去援助,必然会形成两强并立局面,尤其李孝恭还背叛了次子世民,他们两人之间恐怕很难配合默契,而李神通、李孝基之流又比较平庸。

    其实李渊早有了想法,杨恭仁虽然不错,但绝不能为援军主将,他的目光投向了柴绍,笑了笑,便徐徐对众人道:“朕的想法是,由柴大将军为援军主将、杨尚书为副将,以荆王为行军元帅,统揽荆襄战局,各位爱卿可有意见?”

    这个方案比较中庸,等于是把杨恭仁放在第三位,柴绍为人圆滑,善于协调各种关系,他能配合荆王的指挥,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妥协的方案,众人都点头认可。

    连李世民也没有反对,他本人并不想去荆襄,他的军队在关中,在大唐生死危亡的关头,他应该镇守关中才对。

    李渊见众人没有反对意见,立刻做出了决定,“那就由柴大将军为援军主将,杨恭仁为副将,率七万军援助襄阳,两天后出发!”

    。。。。。。。。

    夷陵郡北部远安县,一直五千人的唐军正疾速向夷陵郡的郡治宜昌县进发。

    宜昌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是荆襄通往巴蜀的咽喉要道,可以说占领宜昌县,也就扼断了襄阳和巴蜀之间的往来。

    李孝恭也知道宜昌县的战略地位,他本身在宜昌县部署有三千军队,但听说隋军大举西进荆襄的消息,他唯恐宜昌县有失,又追加了五千军队,以宜昌县的险要和八千军队驻防,足以守住这座咽喉要城。

    五千军队已经过了远安县,离宜昌县还有一百五十里,按照正常的速度,再走两天便可抵达宜昌县。

    由于李孝恭催得急,唐军队伍没有休息,一路向南行军,在崇山峻岭之间,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道向远方的宜昌县行军。

    但唐军做梦也想不到不到,就在他们南面约五十里外,一支一万人马的隋军骑兵也正疾速向宜昌县杀去。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