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皮影戏正式开始,烈若水和邢世东坐在前排,视野还挺好的。
后边围了不少人都在看,今天讲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他们早就知道,但是看着皮影戏,还是很不一样。
况且,这个皮影戏演的,还是很生动的。
烈若水都看的入迷了,这个剧本改的还是很简短的,这么一个故事,要在一个小时以内演的生动形象,并不容易。
基本上四十分钟,就得讲完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很难的。
况且,还是这样的皮影戏表演。
看不到表情,只能用声音才能打动人。
“演皮影戏的,是八十岁的老人了。”
邢世东在一旁讲解,“因为这地方太偏僻,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又都是一些务农人员,所以……”
老人孤零零的。
无人继承手艺。
烈若水听着,心里酸楚的很。
这些老人能够坚持多久呢?
等到这之后,再无人继承,是不是这门手艺,也逐渐走向没落?
她眼神微微一黯,叹息一气,她也不能帮什么忙,能够做的,只是静静看着。
说不定,以后还能让人来继承这门手艺。
故事很动人,特别是她看到后台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卖力的表演,将皮影人当成了自己,那一瞬间,她觉得动容。
戏里戏外,都足以让人感动。
观众有不少老人,大多数都看落了泪,还有的小孩子,看样子是学龄前儿童。
这儿的孩子上学也是很方便,但是都是留守儿童,有几个能够享受家庭温暖?
散场的时候,她听到有老人招呼后边的皮影戏老人,“老三啊,我这几天腿脚不方便,不大能天天来了,但是我要是能走,就一定来!”
说的是方言,但是烈若水听懂了。
她不知道这些人以后会面临着什么,但是她知道,这样的文化,更慢慢走向衰弱。
那几个老人面含笑意告别,那笑容意味,却让人觉得心酸。
她心情不太好,给了几个老人留了几百块钱,说是打算过几天请士兵来看的,让老人们拿着,先收下定金。
其中一个老人高兴的不得了,听说要给士兵们表演,开心的很,表示会好好表演。
烈若水看他们这么高兴,看了邢世东一眼。
邢世东什么都没说,但是那眼神,也还是赞同的。士兵们虽然不能经常出来,但是可以请老人们在镇子上表演。
他们来捧场。
相信,没人会来捣乱的。
毕竟这地方,一直都是他们守护着的。
离开以后,烈若水终于意识到肚子饿了,但是这地方这个点,大多饭点都关门了。
只有烤羊肉店还开门。
邢世东直接拉着她进了烤羊肉店,老板娘是个漂亮的少数民族姑娘,见有客人来,笑眯眯招呼,两人选了个座位。
怕烈若水饿着,他直接点了一大份烤羊肉,顺便让老板娘做了雀舌面。
这雀舌面,烈若水还没吃过,等端上来,才觉得有趣。
那面条的形状,确实像是雀舌一样。
难怪会叫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