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皇帝不许她见杨淑妃,同样不许杨淑妃与她碰面,可好奇、探究同样都在两人的心底,有人说杨淑妃长得极美,而杨淑妃听到关于她洛三娘的传言又是什么。
“姑娘,素缱回来了。”
洛俪启开双眸。
素缱带着一股汗味从外头进来,人已经进了偏厅,突又退出去,“姑娘,小婢去洗个澡再来。”
素绻从素缱的房间出来,姐妹俩说了一阵话。
“素缱说,今儿去粥棚的人少了大半,大理寺卿任西北赈灾钦差,奉旨赈灾。朝廷拨了一百万石粮食,会陆续发送到灾民家中。百姓们生怕回家晚了领不到粮食,今儿领五百纹干粮的人很多,现下城外只剩不到五千灾民,多是些年迈体弱的,还有些灾民已经拿定主意要留在皇城。”
“今日有留下的灾民选了领头找素缱谈,说想在皇城落脚,问姑娘能不能将庄子上的良田赁他们一些,也不求太多,一人赁一亩就成。”
洛俪苦笑道:“我能帮衬一时,却帮衬不了一世。他们亦是有家乡的人,我洛家能做的已尽了最大努力。”
她不能松口,一旦松口,城外还未归乡的五千人都是心存留下来的主意,这些老弱病残也不能让她帮衬一辈子。还得靠他们自己的双手,最好的法子就是他们回西北。
从应天府到皇城,这一带的百姓有多仇视灾民,洛俪是知道的。前世时,西北旱灾过后,朝廷赈灾,可这一带还留了数万灾民,身强力壮的就以偷盗、抢劫为生,更有甚者干过一次心存侥幸,最后朝廷不得不当成匪贼来处理。
从应天府到皇城就有七个山寨,剿匪的将军便是卢淮安。
卢淮安虽同情山贼,可对他们不走正道,落草为贼颇是气愤,下手的时候丝毫不曾手软。在应天府、皇城乡绅的带领下,向朝廷呈递万民书,要求将所有西北籍灾民遣返原籍。
两地百姓受够了匪患,而经商的富贾更是数次在应天府至皇城上被劫货,做大生意的多是请镖行押送。小本经营的小商铺却遭了大劫,不到两年就激发了西北灾民移民与当地百姓的重重矛盾,甚至有怒不可遏的当地百姓纠结成群,对迁入的西北灾民进行毒打致残的事。
洛俪问道:“杨家是如何应对的?”
素绻道:“杨家拒绝所有想赁租良田的灾民,说他们应当回到自己的地方。”
杨家粥棚负责的是杨家大奶奶、杨太太,两个妇道人家何来这等主意,想来是杨丞相在后头拿的大主意。
洛俪道:“杨家拒绝了,我们洛家便不能打这个头。”她顿了一下,听到外头的脚步声,知是素缱来了,“自灾民源源不断涌入应天府、皇城,早已激起皇城一带百姓与西北灾民的矛盾。长此以往,必然引发更大的矛盾。西北灾民看到皇城富庶、繁华,若是留下来,必会影响到当地百姓的利益。从各村庄抱团守护水源,拒绝外来灾民,到各村庄自组卫队、民团防御灾民进村,这些都是一种潜藏的讯息。”
洛家粥棚的事,洛康偶尔过问一两句。
他给吴氏、朱氏的交代是:“小主意你们拿,大主意听三娘的。”
一直以来,粥棚那边都是洛俪在拿主意。
明明是很小的事,吴氏、朱氏都让她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