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江南虽然一切都算顺利,但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形势十分严峻。
江南方腊造反的根源并非是反叛,而是民变。由于朱家以及江南各级官员肆意的压榨,百姓们早已对朝廷失望透顶,甚至恨之入骨。所以,方腊能这么快打下杭州苏州并不是方腊军多么英勇,而是城内的大量明教教徒煽动老百姓哗变里应外合之功。
苏杭两地民怨甚深,而江宁城内也有很多明教徒,无数百姓们也都蠢蠢欲动,随时可能暴动。
虽然眼下朝廷大军抵达江宁府,方腊军退守关口,江宁的局势暂时稳定了,可只是暂时而已,不把城内的百姓彻底安抚好,无异于在眼皮底下放了一颗定时炸弹。
武植刚上任江宁府尹,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江宁府上上下下彻底稳定下来,使其成为大宋平乱大军最稳定最坚固的江南大本营。
在国家发生战争期间,武将冲锋陷阵,文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运用行政手段稳固后方,保障大军充足的补给,而不是不是到战场上指手划脚。
形势刻不容缓,但武植在来的路上就和秦桧等人商议好了大体的布政方针,到了江宁暗中走访几日彻底摸清状况后,这一天武植升堂坐班召集了江宁大小官员,颁布起了战时新政。
离开汴京的时候,赵佶已经授予了武植一切政务自行定夺不必报批的权力,所以武植办起政事来毫无阻力。
武植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派兵查捕江宁的明教徒,而是颁布通告废除了整个江南地区的“花石纲”和“供奉局”,并且减免商税农税,取缔所有盘剥百姓之衙门,与民休养生息。
明教徒固然是祸端,但武植走访得知,大多数明教徒都是普通百姓被贪官污吏逼的走投无路,才迫不得已加入明教的。先与民休养生息,百姓日子一旦逐渐变好,这样不但明教徒对百姓煽动力会大大减弱,也会让无数明教徒脱离明教,回归普通百姓的生活。
所以,武植的第二条法令就是一条新的律法,律法规定:但凡曾经与明教有瓜葛的人,只要以后未行谋反之事,朝廷一概既往不咎。
这条律法有武植亲笔签名作为保证,以武植的名声威望,足以让百姓们信赖。
但这些都还不足以短时间内稳定局势,瓦解在江宁的明教众,毕竟江南之前被朱家和无数贪官祸害的太严重,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民生是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的,而战争瞬息万变,不下点血本休想一下定乾坤彻底稳定江宁一府百姓。
因此,第三条政令才是武植的杀手锏!
第三条江宁府尹令:朱家祸害江南十年之余,朝廷耳目闭塞,未能及时体察江南百姓之怨愤,以致江南民不聊生,此乃朝廷百官之过失,愧也!今亡羊补牢,对受难之众予以补偿。凡江宁府籍百姓,受前奸邪所讹财物田产者,皆可凭字据或者人证前往府衙领回所失,另可支取财物五分之一的大宋银行银票为补偿。
要尽数返还江宁府十年间所有被之前贪官污吏讹诈霸占的田产财物,还要给予五分之一的补偿,这等气魄不可谓不浩大,但这也是一项浩大繁琐的工程,实施起来难度十分高。
但武植不在意,若是真的按照政令所说那样实施肯定异常艰难耗时,但具体实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条政令最大的作用还是为了稳定民心,武植实际上做的是“打土豪分田地”。
这些年在江宁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以及奸商无非是那么几家,而那几家已经被武植抄了家,抄出了千顷的良田,合计几十万贯的银钱,只要将这些财物粗放分给曾经受到损失的百姓,哪怕不那么精准,也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